序號 | 成果名稱 | 完成人 | 所在單位 | 成果類別 | 成果級別 | 獲獎時間 |
1 | “分類培養 多樣成才”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張軍俠、祝志勇、鐘碧芬、丁俏蕾、杜恒杰 |
| 省級 | 一等獎 | 2021 |
2 | “以學為中心”的高職院?!盎ヂ摼W+教學”創新與實踐 | 史習明、趙黎明、劉銳、祝志勇、王明霞、陳波 |
| 省級 | 二等獎 | 2021 |
3 | 高職院校“四位一體”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王明霞、祝志勇、張軍俠、章平、鐘碧芬、原素芳、任國燦 |
| 省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4 | 以能力遞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類專業群“四能力、四綜合”課程體系改革實踐 | 徐濟惠、趙黎明、潘世華、萬旭成、蔣寧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省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5 | 寧波市旅游會展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| 李維維、章平、潘菊素、陳君靜、任國巖 |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、寧波大學、浙江萬里學院 | 省級 | 二等獎 | 2009 |
6 | 現代服務業高職院校“131”學生職業素 養體系的十年探索與實踐 | 童雪央、謝瑜博、戴艷、金挺、王鉆 | 學生處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23 |
7 | 一生一策、校企雙融、課堂多元:高職擴招生“在崗成才”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| 杜恒杰、陳烽、沈蓓芬、何月秋、楊曉偉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23 |
8 | “紅綠基因融合、雙螺旋遞進”育人模式 的探索與實踐 | 胡瓊芳、劉文霞、黃艾、吳立威、林樂靜 | 景觀生態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9 | “三鏈深度融合、多線同頻共振”的跨境 電商課程改革與實踐 | 戎丹、蔡文芳、李嵐、施佳麗、邱寶榮 | 商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0 | “五平臺五對接五機制”的產教融合人才 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| 潘菊素、丁磊、張建慶、胡堅達、潘世華 |
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1 | 高職Web 全棧課程群“331”平臺構建與 應用 | 鄭哲、盧秋錦、丁磊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2 | 基于數據驅動的混合式精準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| 李利杰、徐濟惠、馮志峰、宋戈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3 |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群課程思政“雙驥 并驅、標桿引領”建設路徑探索與實踐 | 潘世華、徐濟惠、顏晨陽、原素芳、趙怡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4 | 四標融合、崗課賽證融通的高職現代產業學院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| 張建慶、穆亞君、沈蓓芬、周維瓊、俞圓 | 旅游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3 |
15 | “以學為中心”的高職院?!艾F代化課堂生態”探索與實踐 | 劉銳、趙黎明、祝志勇、王明霞、陳波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21 |
16 | “校企雙元、三教融合”園林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易官美、吳立威、黃艾、胡仲義、鄭惠敏 | 景觀生態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21 |
17 | 基于崗位能力達成的高職IT類專業能力測評體系創新與實踐 | 潘世華、徐濟惠、萬旭成、顏晨陽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21 |
18 | 高職院校分類培養多樣成才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張軍俠、鐘碧芬、祝志勇、劉文霞、丁俏蕾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19 | 高職院校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探索與實踐 | 趙黎明、劉銳、徐濟惠、丁俏蕾、萬旭成、史習明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20 | 高職旅游會展類專業“3342”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張建慶、章平、傅遠柏、陳俊、呂鵬 | 旅游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8 |
21 | 澳大利亞TAFE教學體系本土化實踐——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的探索與創新 | 丁俏蕾、王占九、洪琳、陳柯冰、周瓊英 | 國際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7 |
22 | “模擬導游”課程全景體驗互動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| 傅遠柏、章平、伍鵬、陳欣、凌敏 | 旅游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7 |
23 | “經濟常識”課程建設創新與實踐 | 范明華、楊曉偉、梁桂云 | 商貿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7 |
24 | 《計算機園林景觀效果圖制作》課程建設與成效 | 黃艾、吳立威、劉銳、陳淑君、張立均 | 環境學院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15 |
25 | 高職課改的突破點——合格課程評估與教師職教能力測評的探索和實踐 | 潘菊素、王明霞、章平、祝志勇、張軍俠、錢理文、王肇亨、陳新來、鐘碧芬、原素芳 | 院辦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5 |
26 | “視覺東方”引領的藝術設計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| 潘沁、王炳根、林巧、王曲波、陳偉、徐一舟 | 藝術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5 |
27 | “以技能競賽為抓手, 以分類培養為理念”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| 邵華、趙黎明、潘世華、汪宋良、宋堅波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5 |
28 | 校企合作網絡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與實踐探索 | 吳向鵬、胡堅達、張作為 | 院辦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5 |
29 | 公司制為平臺的金牌員工職業素質養成的創新與實踐 | 李維維、李太武、潘菊素、俞立軍、程舟群 | 院辦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13 |
30 | 服務于現代服務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“政、行、企、?!碑a學研合作平臺建設 | 章平、潘菊素、任國燦、原素芳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3 |
31 | 城市園林專業群項目課程開發與應用 | 胡仲義、祝志勇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李耀健 | 景觀生態環境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3 |
32 | 高職商貿類專業“公司制”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| 沈時仁、劉曉斌、李春富、居上游 | 商貿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3 |
33 | 基于說課的高職課程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| 潘菊素、任國燦、章平、張軍俠、原素芳 | 院辦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10 |
34 | 高職職業素質核心能力培養體制改革研究與實踐 | 李維維、潘菊素、王孝坤、程舟群、俞立軍 | 院辦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35 | 校企合作一體化ITO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趙黎明、徐濟惠、趙俊、任國燦、劉良華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36 | 基于服務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| 李太武、潘菊素、章平、任國燦、葛鋒 | 院辦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0 |
37 | 外貿物流類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創新與實踐——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| 沈時仁、劉曉斌、劉淑娟、李春富、李濟球 | 商貿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10 |
38 | 寧波市旅游會展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| 李維維、章平、潘菊素、陳君靜、任國巖 |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、寧波大學、浙江萬里學院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09 |
39 | 校企合作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“工作室制”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| 潘沁、余海平、王京紅、王炳根、譚秋華 | 藝術學院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09 |
40 | 園林類專業產學研模式探索與研究 | 祝志勇、李耀健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劉夔 | 環境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09 |
41 | 電子商務教學實驗模擬平臺(EC—LAB)建設 | 居上游、沈萍、江樂平、劉良華、陳杰新 | 商務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09 |
42 | 校企合作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“工作室制”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| 潘沁、余海平、王京紅、王炳根、張森、譚秋華、楊琳 | 藝術學院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08 |
43 | 三個課堂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---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| 曹屯裕、潘菊素、傅瓊、沈萍、江樂平、候蘇紅 | 校辦 | 市級 | 一等獎 | 2007 |
44 |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曹屯裕、徐濟惠、倪俊英、張軍俠 | 教務處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07 |
45 | 《園林植物造型技術》教材建設 | 祝志勇、王立新(浙江溫州職業技術學院)、王亞麗(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)、葉召權(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)、沈培福(浙江麗水職業技術學院)、韓麗文(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) | 環境學院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07 |
46 |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工作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| 曹屯裕、潘菊素、韓明波、沈萍、何俊峻 | 校辦 | 市級 | 二等獎 | 2005 |
47 | 提高農民收入是擴大內需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 | 林雁 | 實訓中心 | 市級 | 三等獎 | 2005 |
48 | “五平臺五對接五機制”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| 潘菊素、丁磊、張建慶、胡堅達、潘世華 | 辦公室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49 | “一生一策、校企雙融、課堂多元”的高職擴招生“在崗成才”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| 杜恒杰、陳烽、沈蓓芬、何月秋、楊曉偉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0 | 高職思政課“三導向、三轉變、三融入”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| 劉玲、胡新建、沈陳敏、周瑩瑩 | 馬克思主義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1 | “雙驂并驅,創標桿建體系”----IT類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范式探索與實踐 | 潘世華、徐濟惠、顏晨陽、原素芳、趙怡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2 | “紅綠基因融合、雙螺旋上升”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胡瓊芳、劉文霞、黃艾、吳立威、林樂靜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3 | 一課一書一平臺,三能三法六融合——園林專業師資團隊建設的寧城實踐 | 吳立威、黃艾、潘賀潔、胡瓊芳、易官美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4 | “精準導學、精細施教、精確反饋”——基于數據驅動的混合式精準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| 李利杰、徐濟惠、潘世華、馮志峰、宋戈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5 | 平臺引領、三標融合,校企合作共育國際金鑰匙高端服務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| 張建慶、穆亞君、沈蓓芬、周維瓊、俞圓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6 | 日日新模式:學生現代服務業職業素質提升的創新實踐 | 童雪央、謝瑜博、戴艷、金挺、王鉆 | 學生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7 | “三鏈深度融合、多線同頻共振”的跨境電商課程改革與實踐 | 戎丹、蔡文芳、李嵐、施佳麗、邱寶榮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2 |
58 | “雙融驅動 五全引領”的“商領工程”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 | 葉海玲、胡堅達、張文靜、胡志偉、麻黎黎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59 | 基于“三全四變一橋”的Web前端全棧課程群平臺的構建與應用 | 鄭哲、徐濟惠、盧秋錦、丁磊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0 | 《園林景觀方案設計》課程創新現代化課堂改革與成效 | 潘賀潔、吳立威、劉文霞、黃艾、鄭誠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1 | 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程價值增值建設:校本化、思政化與信息化 | 寧業勤、康海燕、方黛春、謝秀瓊、陳潔 | 馬克思主義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2 | “學、練、演、育”四位一體高職學生音樂美育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| 胡英敏、翁燕微、葉金瑰、莫賢超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3 | 校企雙元、雙師融通、賽課融合:《插花藝術》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改革實踐 | 邱迎君、易官美、秦雷、林樂靜、付濤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4 | 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的園林園藝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| 劉峰、吳立威、劉文霞、易官美、張軍俠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5 | 課程思政引領下的“應用導向、雙線融合”高職工科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研究 | 邵華、潘世華、汪宋良、雷霞、房華蓉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6 | 高職學生自律素養培育實踐研究——以“百靈鳥行動”為例 | 胡志偉、葉海玲、胡堅達、麻黎黎、楊曉偉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7 | 課展一體,工學結合的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沈金輝、張建慶、趙穎雯、黃蕓茵、曲延鋒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8 | 基于產教融合的數智財會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 | 吳小蕾、李文星、周建平、張勛閣、金婉珍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69 | 新形勢下高職公共英語分層分類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| 謝文琴、馮林杰、謝海波、顏曉平、吳慧萍 | 國際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2 |
70 | 高職院校“以學為中心”的“現代化課堂生態”探索與實踐 | 劉銳、趙黎明、祝志勇、王明霞、陳波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1 | 校企雙元、三教融合模式下高職園林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易官美、吳立威、黃艾、胡仲義、鄭惠敏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2 | 基于雙群對接的特色行業學院"寧波旅游學院"建設與實踐 | 張建慶、祝志勇、傅遠柏、陳俊、呂鵬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3 | 基于崗位能力達成的IT類專業能力測評體系創新與實踐 | 潘世華、徐濟惠、萬旭成、顏晨陽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4 | 精品在線課程立體化建設與應用——以《大學生心理健康》為例 | 康海燕、傅瓊、駱飛霞、朱婷、方黛春 |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/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5 | 基于“產教融合、雙元育人的“五學、五步”分層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| 朱金福、阮海燕、李滿志、王明霞、王宏林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20 |
76 | 基于技能大師工作室的“一核心、二融合、四維度”導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 | 傅遠柏、張建慶、朱建國、陶麗莉、陳欣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77 | 校企協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——以財經類專業群為例 | 李文星、吳小蕾、劉大趙、杜愛文、張慶偉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78 | 基于“三次雙選+三階遞進”的高職物流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實踐 | 胡志偉、胡堅達、葉海玲、周雅靜、楊曉偉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79 | “1+M+N”模式的跨境電商教學改革創新及實踐 | 蔡文芳、戎丹、胡堅達、張作為、李嵐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80 | 以學習為中心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實踐 | 鄭哲、徐濟惠、蔣寧、盧秋錦、馮志峰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81 | “SPOC+智慧課堂”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和實踐——以應用文寫作課程為例 | 陳潔、蔣雨岑、張颋、潘莉 |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/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82 | 項目驅動、軟硬互補、教學迭代、賽教耦合的硬件類C語言課程體系探索與實踐 | 汪宋良、徐濟惠、潘世華、邵華、雷霞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20 |
83 | 高職院校分類培養多樣成才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張軍俠、鐘碧芬、祝志勇、劉文霞、丁俏蕾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84 | 高職院校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探索與實踐 | 趙黎明、劉銳、徐濟惠、丁俏蕾、萬旭成、史習明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85 | 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| 劉靜萍、童雪央、張淑芳、朱海岳、王志龍、傅祖棟 | 黨委學生工作部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86 | “分類、跨界、協同,三步育人”的高職園林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| 吳立威、黃艾、張金煒、易官美、胡仲義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87 | 基于“3342”的高職旅游會展人才現代學徒制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| 張建慶、章平、傅遠柏、陳俊、呂鵬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8 |
88 | “雙線驅動,賽教融合”——智能信息人才培養路徑的創新與實踐 | 徐濟惠、潘世華、顏晨陽、萬旭成、江樂平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89 | 學程解耦、雙向切入、知行合一的IT類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| 顏晨陽、徐濟惠、葛科奇、盧秋錦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0 | 高職公共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| 劉玲、寧業勤、康海燕、沈陳敏、胡新建 | 思政基礎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1 | 基于“翻轉課堂”的基礎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| 熊素娟、朱嬌燕、葉波娜、晏妮 | 國際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2 | 電子商務專業工作室校企協同育人探索與實踐 | 張作為、胡堅達、蔡文芳、謝蓉、李嵐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3 | 基于產學研職教聯盟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研究與實踐 | 胡仲義、吳立威、王志龍、祝志勇、黃艾 | 景觀生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4 | 全程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——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為例 | 康海燕、寧業勤、傅瓊、方黛春、朱婷 | 思政基礎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5 | 電商網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胡堅達、邱寶榮、張作為、葉海玲、劉文霞、林巧 | 商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8 |
96 | 澳大利亞TAFE教學體系本土化實踐—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的探索與創新 | 丁俏蕾、王占九、洪琳、陳柯冰、周瓊英 | 國交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6 |
97 | 以能力遞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類專業群“四能力、四綜合”課程體系改革實踐 | 徐濟惠、趙黎明、潘世華、萬旭成、蔣寧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6 |
98 | 基于“產教合作共同體”視域下的高職旅游類專業特色學院建設與實踐 | 章平、伍鵬、何俊峻、傅遠柏、張建慶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6 |
99 | Linux類課程翻轉課堂虛擬實驗平臺在慕課與翻轉課堂中的應用探索 | 顏晨陽、徐濟惠、葛科奇、盧秋錦、丁燦劍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6 |
100 | 《模擬導游》課程全景體驗互動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| 傅遠柏、章平、伍鵬、陳欣、凌敏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1 | 《經濟常識》課程建設創新與實踐 | 范明華、楊曉偉、梁桂云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2 | 階梯及藤蔓式茶藝課程建設實踐與探索 | 初曉恒、陳波、劉銳、張華安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3 | 高職數學“模型化”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| 張新德、陳玫伊、潘亞兒、俞蘭芳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4 | 融入浙江精神和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“形勢與政策”課教學改革探索 | 胡新建、王海翔、謝秀瓊、沈陳敏、王放 | 思政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5 | 學生體質健康“四位一體”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卓賢迪、劉鳴、謝銀兒、潘亞兒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6 |
106 | 高職課改的突破點——合格課程評估與教師職教能力測評的探索和實踐 | 潘菊素、王明霞、章平、祝志勇、張軍俠、錢理文、王肇亨、陳新來、鐘碧芬、原素芳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4 |
107 | 校企合作網絡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與實踐探索 | 吳向鵬、胡堅達、張作為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4 |
108 | 《計算機園林景觀效果圖制作》課程建設與成效 | 黃艾、吳立威、劉銳、陳淑君、張立均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4 |
109 | “視覺東方”引領的藝術設計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| 潘沁、王炳根、林巧、王曲波、陳偉、徐一舟 | 藝術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4 |
110 | “以技能競賽為抓手, 以分類培養為理念”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| 邵華、趙黎明、潘世華、汪宋良、宋堅波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4 |
111 | 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團隊模式探索與實踐 | 朱金福、張作為、阮海燕、李滿志、王明霞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2 | 素質引領的卓越園林技師分類分層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| 王志龍、張金煒、易軍、黃艾、胡仲義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3 | 與狀態數據采集平臺對接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與成效 | 張軍俠、鐘碧芬、潘菊素、祝志勇、章平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4 | 構建公司制“三平臺、四拓展”模式,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 | 邵一鳴、吳慧萍、金婉珍、靳瑞、邵霞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5 | 基于“園林行業工作過程系統化”的城市園林專業課程改革實踐 | 胡仲義、祝志勇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張金煒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6 | 校企深度融合,三化貫穿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徐濟惠、趙黎明、蔣寧、丁國威、張君華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7 | 智慧視覺引路,產品動畫創新——打造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新特色 | 陳偉、王炳根、楊業茂、李娜林勇健 | 藝術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8 | 高職公共基礎課“1+X”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| 潘亞兒、陳潔、寧業勤、張新德、任禾元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19 | 商幫文化引領下高職商貿類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| 劉文霞、沈時仁、吳麗紅、姜軒、周雅靜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20 | 政行企校“四位一體”協同創新,探索高職旅游人才合作培養新模式 | 何俊峻、伍鵬、章平、李曉光、趙雪纓(杭州宋城旅游集團)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21 | “公司制”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涉外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 | 蔡文芳、鄭惠敏、周秋江、莊宇琪、劉一紅 | 外國語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22 | 基于“做中學”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與創新 | 沈時仁、居上游、周雅靜、劉文霞、吳麗紅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4 |
123 | 以公司制為平臺的金牌員工職業素質養成的創新與實踐 | 李維維、李太武、潘菊素、俞立軍、程舟群、章平、王孝坤、林輝、毛慶根、劉玲、童雪央、各二級學院等有關人員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2 |
124 | 服務于現代服務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“政、行、企、?!碑a學研合作平臺建設 | 章平、潘菊素、任國燦、原素芳、二級學院副院長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2 |
125 | 城市園林專業群項目課程開發與應用 | 胡仲義、祝志勇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李耀健 | 景觀生態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2 |
126 | 高職商貿類專業“公司制”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| 沈時仁、劉曉斌、李春富、居上游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2 |
127 | 高職高專文秘專業工學結合系列教材建設 | 王巖、潘莉、蔣雨岑、簡明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2 |
128 | 素能并重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實踐 | 原素芳、章平、任國燦、張軍俠、葛峰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29 | 基于就業崗位的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| 丁俏蕾、蔣玉琴、方義桂、葉波娜、陳柯冰 | 外國語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0 | 構建會計專業“延伸式”校企合作、工學結合新模式 | 邵一鳴、吳慧萍、靳瑞、金婉珍、李良波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1 | 旅游類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 朱海岳、何俊峻、李曉光、伍鵬、談秀麗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2 | 高職《計算機應用》課程“基礎+模塊”教學改革與實踐 | 曹財耀、趙黎明、黃建平、李文元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3 | 體驗式職業素質拓展訓練的探索與實踐 | 傅瓊、毛慶根、潘亞兒、康海燕、王越鋒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4 | 《外貿英語函電》省級精品課程建設 | 李俊香、王占九、左顯蘭、符建利、劉銳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2 |
135 | 高職職業素質核心能力培養體制改革研究與實踐 | 李維維、潘菊素、王孝坤、程舟群、俞立軍、劉玲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0 |
136 | 基于服務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| 李太武、潘菊素、章平、任國燦、葛鋒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0 |
137 | 基于說課的高職課程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| 潘菊素、任國燦、章平、張軍俠、原素芳 | 院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0 |
138 | 校企合作一體化ITO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| 趙黎明、徐濟惠、趙俊、任國燦、劉良華、周雅靜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10 |
139 | 外貿物流類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創新與實踐——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| 沈時仁、劉曉斌、劉淑娟、李春富、李濟秋、居上游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0 | 基于“三貼近”原則的思政課“菜單式”教學實踐探析 | 宋孔翊、吳勇、劉文生、潘亞兒、劉玲 | 基礎課教學部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1 | 教學資源庫共享平臺建設 | 任國燦、劉銳、方仁富、陳杰新、毛成波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2 | 應用英語專業“1+X”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| 韓明波、丁俏蕾、王占九、李文星、應曉紅 | 外國語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3 | 《基于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目標的教學模式研究----以市場營銷專業“三.三.三”教學模式構建為例》 | 王明霞、李滿志、王宏林、朱金福 | 商貿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4 | 計算機類專業群平臺課程系列教材建設 | 周雅靜、徐志烽、徐濟惠、趙俊、邢小英、萬旭成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5 |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立體化項目教材群建設 | 沈蓓芬、穆亞君、俞圓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6 | 高職文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實踐探索----校園秘書服務公司模式 | 葉綠美、何俊峻、簡明、汪照均、陳建娜、王巖 | 財會金融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7 | 依托中央園林園藝實訓基地,提升產學研成效 | 胡仲義、祝志勇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崔廣元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8 | 以園林工程技術市級重點專業建設項目為平臺,全面推進專業內涵和特色建設 | 李耀健、祝志勇、吳立威、胡仲義、張金煒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10 |
149 | 校企合作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“工作室制”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| 潘沁、余海平、王京紅、王炳根、張森、譚秋華、楊琳 | 藝術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08 |
150 |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系列教材建設 | 章平、李曉光、邱德玉、初曉恒、陳欣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8 |
151 | 《中國旅游文化》精品課程建設 | 邱德玉、陶永波、葉海玲、李曉光、陶麗莉 | 旅游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8 |
152 | 電子商務教學實驗模擬平臺(EC—LAB)建設 | 居上游、沈萍、江樂平、劉良華、陳杰新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8 |
153 | 省計算機二級(C語言)考證輔導網站建設 | 邢小英、周雅靜、曹財耀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8 |
154 | 園林類專業產學研模式探索與研究 | 祝志勇、李耀健、王志龍、吳立威、劉夔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8 |
155 | 三個課堂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---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| 曹屯裕、潘菊素、傅瓊、沈萍、江樂平、候蘇紅 | 校辦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07 |
156 | 計算機應用基礎等級考試(一級)網絡輔助實訓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| 曹財耀、李文元、張颋、謝良辰、孫華明 |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07 |
157 |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| 潘菊素、曹屯裕、徐濟惠、倪俊英、張軍俠 | 教務處 | 校級 | 一等獎 | 2007 |
158 | 《會計學原理》系列教材建設 | 劉淑娟、耿虹、劉曉斌、張勛閣、吳慧萍 | 商務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7 |
159 | 《園林植物造型技術》教材建設 | 祝志勇、王立新(浙江溫州職業技術學院)、王亞麗(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)、葉召權(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)、沈培福(浙江麗水職業技術學院)、韓麗文(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) | 環境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7 |
160 | 《新編大學體育教程》教材建設 | 梁久學 | 體育學院 | 校級 | 二等獎 | 2007 |